【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关于发布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规程的通知
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英文名称:2025 Anhui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AUPT)
赛项类别:本科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阜阳师范大学、安徽省物理学会、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委员会
技术支持单位:羚羊工业互联网
三、竞赛目的
大赛旨在锻炼学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实验方法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省内高校基础物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开展。同时,通过物理问题和辩论方式的结合,锻炼学生团队意识和协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四、竞赛内容及方式
本项竞赛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以团队辩论的方式进行,比赛在线下举行。参赛材料须全程匿名,禁止出现学校标识、个人信息或可推断身份的表述,违者扣分,并接受全程检查及观众监督。赛前通过组委会分组,每支队伍参加三轮对抗赛,每轮对抗赛由四支或三支队伍参加。
每一轮对抗赛分为四个阶段或三个阶段。分为四个阶段时,这四支参赛队扮演四种不同角色,即:正方、反方、评论方和观摩方。每一轮对抗赛中角色的转换顺序如下:
队伍编号 | 队1 | 队2 | 队3 | 队4 |
1阶段 | 正方 | 反方 | 评论方 | 观摩方 |
2阶段 | 观摩方 | 正方 | 反方 | 评论方 |
3阶段 | 评论方 | 观摩方 | 正方 | 反方 |
4阶段 | 反方 | 评论方 | 观摩方 | 正方 |
分为三个阶段时,三支参赛队扮演三种不同角色,即:正方、反方、评论方,每一轮对抗赛中角色的转换顺序如下:
队伍编号 | 队1 | 队2 | 队3 |
1阶段 | 正方 | 反方 | 评论方 |
2阶段 | 评论方 | 正方 | 反方 |
3阶段 | 反方 | 评论方 | 正方 |
每阶段比赛时间47分钟,具体流程如下:
流程 | 限时(分钟) |
反方挑战题目和正方准备 | 1 |
正方进行所选题的报告 | 12 |
反方向正方提问,正方回答 | 3 |
反方准备 | 2 |
反方报告 | 3 |
正反方讨论 | 10 |
评论方提问,正、反方回答 | 3 |
评论方准备 | 2 |
评论方报告 | 3 |
正方总结发言 | 1 |
打分 | 2 |
裁判点评 | 5 |
总计 | 47 |
对抗赛中对不同角色的要求:
正方就某一问题做陈述时,要求重点突出,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等。反方就正方陈述中的弱点或者谬误提出质疑,总结正方报告的优点与缺点。但是,反方的讨论过程不得包括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只能就正方的解答展开讨论,评论方对正反方的陈述给出简短评述。观摩方不发表意见。
在每一阶段的比赛中,每支队伍只能由一人主控发言,其他队员只能做协助工作,可以和主控队员交流,但不能替代主控队员进行陈述。在每一轮对抗赛中每个队员最多只能作为主控队员出场 2 次。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每个队员作为主控队员进行陈述次数总计不能超过 3 次。作为正方,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每个队员作为主控队员进行陈述次数总计不能超过 2 次。
五、竞赛流程
竞赛比赛时间为2025年5月9日-5月11日,具体安排见下表:
时间 | 内容 | 说明 |
5月9日下午 | 报到 | 参赛队及裁判报到、赛前培训 |
5月10日上午 | 比赛 | 比赛第一轮 |
5月10日下午 | 比赛 | 比赛第二轮 |
5月11日上午 | 比赛 | 比赛第三轮 |
5月11日下午 | 发布获奖结果 | 获奖名单公示、颁奖 |
六、竞赛试题
大赛赛题采用2025年IYPT题目(详见附件1),在力、热、光、电等物理分支下共设17 个题目,本次比赛各代表队可自选其中的至少6题作为比赛题目。
七、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安徽省内本科院校在校本科生都可报名组队参赛,无专业限制。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每所高校参加决赛队伍不超过4支。每支队伍由4~5名参赛选手和1-2名领队组成,领队可以由教师或学生担任,每支队伍指导教师1~2人。参赛学校须推荐比参赛队伍数多2名的教师担任裁判。本次比赛接受参赛和观摩高校师生的观摩申请,每个学校观摩人数最多4人。
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不得担任参赛指导教师。
(二)报名要求
各参赛学校请在2025年4月18日前提交报名表(见附件2)。参赛高校须将最终人员名单(参赛学生、老师、裁判、联系人)以回执形式,于2025年4月18日前发送至邮箱:zhaoming@fynu.edu.cn。
(三)赛前准备
组委会统计参赛队伍报名情况后,将于报到当天介绍比赛评委情况,就比赛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四)比赛期间
本次比赛全程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统一布置。大赛期间,秘书处将全力保障大赛的平稳运行,并提供相关服务。
(五)成绩公布
获奖情况将在比赛结束后由组委会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在安徽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
八、竞赛环境
本次比赛采用线下形式进行,各参赛队需提前准备好电脑和投影仪。
九、成绩评定
(一)成绩计算方式
在一场比赛中,裁判老师根据队员讲解报告、回答问题和讨论中的表现情况给出分数。
每支队伍比赛分数由各位裁判老师给分进行加权计算。
注:加权方法:((最高分+最低分)/2+其他分数)/(裁判数-1)
(二)赛场秩序与弃赛惩罚
对辱骂裁判、辱骂学生、学术不端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处罚分为红牌警告和黄牌警告,由裁判商量后当场出具,累计两次黄牌相当于一张红牌。得黄牌者,最终总成绩扣除五分;获得红牌者,其成绩排名在其他未获得红牌的队伍之后,而无论其实际得分为多少。
弃赛惩罚:在比赛开始之后不得放弃比赛,凡是放弃比赛者,成绩列为最后一名,并标注弃赛并予以公开,且未来三年不再接受其报名。弃赛后的其他同组队伍正常竞赛,若无法正常竞赛,则以该队另外场次的平均分,作为本场比赛得分。
十、奖项设定
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比例分别为入围省赛团队数量的10%、20%、30%。
同时,评选优秀组织奖,比例不超过参赛高校数的20%。
十一、参赛须知
请参赛同学和老师仔细阅读本规程,比赛期间,尊重对手和比赛规则,文明参赛,遵守比赛期间组委会制定的相关要求。
(一)参赛队须知
选手对比赛过程安排或比赛结果有异议的,须通过指导老师向仲裁委员会反映。对于违反赛场纪律、扰乱赛场秩序者,将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理,直至终止比赛、取消比赛资格。
(二)指导老师须知
1.指导老师应及时查看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规程,指导选手做好赛前准备。
3.指导老师按大赛组委会要求准时参加指导老师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要求。
4.指导老师在比赛期间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不得私自接触裁判人员。教育选手树立良好的赛风,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赛资格,名次无效。
(三)工作人员须知
1.成立赛项工作组和赛项评委专家组。赛项工作组会受大赛组委会领导,全面负责本赛项的筹备和实施工作。
2.大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大赛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
3.比赛工作组人员,要坚守岗位,对比赛技术操作的全过程负责。当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等)时,应及时处理;如需重新比赛,须得到评委专家组同意后方可进行。
十二、申诉与仲裁
大赛设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申诉。参赛队如对比赛评判等有异议,可于当场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由各参赛队领队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
(一)申述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判罚,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当场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大赛组委会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3.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队全体选手、指导老师、领队签名。
(二)仲裁
1.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2.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3. 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三、竞赛观摩
参赛学校可派学生和老师进行观摩,每校观摩师生总数原则上不超过4人。
十四、竞赛录像
比赛过程中,组委会以外任何老师和同学都只能对本校报告进行录像,不得对其他学校报告进行录像,如被发现将进行警告和处罚。
十五、竞赛宣传
联系人:赵明
联系方式: 15551318828
邮箱地址:zhaoming@fynu.edu.cn
阜阳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http://www.fynu.edu.cn/wlydzgcxy/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https://jyt.ah.gov.cn/tsdw/gdjyc/index.html
附件2 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决赛报名表回执.docx
附件3: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相关承诺书.doc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