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持续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进一步深化新发展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强化重点领域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与产出,根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教高函〔2019〕13号),现启动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计划”)立项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培育
各单位应落实新发展理念,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坚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建立起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体系,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要在省级项目培育的基础上,推荐学生团队申报“国创计划”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与技能竞赛(A、B类)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二、申报对象
按文件规定,项目在符合条件的2019年、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遴选,且项目负责人及成员为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班学生不得申请)。为增加学生参与项目的受益面,各项目团队成员数不少于5人。省级项目结项成果(或阶段性成果)是论文(已发表)、专利(已授权)、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优先推荐申报,未能结项的国家级项目团队负责人不得再担任项目负责人。历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得再次重复申报。
三、项目管理
“国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类别上从2021年起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
(一)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类别
1.一般项目:按每年惯例申报的“国创计划”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1/3。
2.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为2021年起新增项目(附件2),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国创计划”立项项目总数的2%(项目指南详见附件1)。旨在鼓励引导大学生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出创新创业成果。视项目进展情况,优先邀请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四、项目研究周期
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1.5至2年。如项目主持人或成员因不能继续完成项目,可提前申请变更。
五、指导老师要求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第一指导教师应为本学院在职教师,鼓励第二指导教师跨院部参与指导。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创业实践类项目可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指导教师应具备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或工作经验。鼓励学院优先发挥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资源。未结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教师不得再担任指导教师。
六、申报程序
(一)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类别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见附件3-4),撰写创业实践项目评估书(附件5,仅创业实践类),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后,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
(二)各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填写学院意见,于6月10日前,将推选项目的申请(评估)书(电子文档及纸质文档各一份)、《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6,电子文档及纸质文档各一份)以及相关材料交至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电子版发送至cxcychnu@126.com邮箱,联系电话:0561-3806036。逾期不予受理(不接收教师或学生个人申报材料)。
(四)学校将组织专家分类评审,对各学院初审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七、成果管理
特别提醒:申请书中“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必须明确填写符合对应项目类别实际的结题成果形式。以论文、专利类(含软件著作权著)、实体创业且入驻基地、学科竞赛获省级奖励的优先立项。具体选择如下:
1.发表论文或报告类。主持人或成员须以第一作者在三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标注有项目编号的学术论文1篇,且提交项目报告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二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项目研究相关、标注有项目编号的学术论文1篇,且提交项目报告1篇;或提交调研报告1篇,调研报告应解决实际问题,被校级及以上有关单位或部门认可采纳。
2.设计、制作装置及仪器类。要有设计图纸和实物样品。
3.设计软件类。要有具体软件且能运行。
4.申请专利类(含软件著作权著)。专利权人(排名不限)要注明“淮北市师范大学”,课题结题时获得专利(软著)证书。
5.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类。要有研制过程的数据分析、制作工艺流程的详细报告和实物样品。
6.创业训练类。省级大赛获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国家级大赛获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7.创业实践类。入驻淮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即绘梦空间),或注册公司在校外经营(结题时,提供6个月财务运行或纳税记录)。
8.学科竞赛类(以当年教育厅公布AB类赛事为准)。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附件: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附件材料
淮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2021年5月27日
用户登录